世有多解人  愚癡徒苦辛  不求當來善  惟知造惡因

五逆十惡輩  三毒以為親  一死入地獄  長如鎮庫銀

 

善惡~即:通稱之十善十惡。

多解~即:多聞博學之人。

當來~即:未來。

五逆~又曰:五無間業。

罪惡極逆於理,故謂之:逆。

是感為無間地獄苦果之惡業,故謂之:無間業。

三乘通相之五逆~通於三乘所立之五逆,又曰小乘之五逆,即常言之五逆是也。

由罪之輕重次第為:1殺父。2殺母。3殺阿羅漢。4由佛身出血。5破和合僧。

破和合僧者~多數僧眾,和合而行法事,修佛道,以手段離間之,使之鬪亂,使之廢法事,五逆之中,此罪最重。

華嚴孔目章三曰:『五逆:謂害父、害母、害阿羅漢、破僧、出佛身血。初二﹝害父、害母﹞為背恩養,次三﹝害阿羅漢、破僧、出佛身血﹞為壞福田,故名為:逆。』

十惡~身三:1殺生。2偷盜,新云:不與取。3邪婬。

口四:4妄語,新云:虛誑語。5兩舌,新云:離間語。6惡口,新云:麤惡語。7綺語,新云:雜穢語。

意三:8貪欲。9瞋恚。10邪見,撥正因果,求僻信福者。

此十者,並乖理而起,故名為:惡。

又此十者為苦報之業因,故名曰:十惡業。又云:十不善業。

又此十業能通苦報,故又名:十不善道。又云:十惡業道。

三毒~又曰:三根。

1、貪毒~引取之心,名為貪,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,引取無厭者。

2、瞋毒~恚忿之心名為瞋,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。

3、癡毒~迷闇之心名為癡,心性闇鈍,迷於事理之法者。亦名:無明。

此有兩種:癡毒獨起,名為:獨頭無明。

與貪毒共起,名為:相應無明。貪毒等,必與癡毒相應而起也。

智度論三十一曰:『有利益我者生貪欲,違逆我者生瞋恚,此結使﹝即:煩惱﹞不從智生,從狂惑生,故是名:癡,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。』

鎮庫銀~比喻:壓住府庫所藏的銀子。

長如鎮庫銀~比喻:銀子只入庫而不出庫。

 

禪偈:

如是生涯如是寬  弊衣破碗也閑閑

飢食渴飲只吾識  世上是非總不理

行腳昔年鬧利名  相依未盡老夫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i5081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