飽後思味,則濃淡之境都消;色後思婬,則男女之見盡絕。
故人常以事後之悔悟,破臨事之癡迷,則性定而動無不正。
*事後~事件終了之後的感覺。
悔悟~懊悔與覺悟。
癡迷~愚癡與迷妄。
性定~性,乃天生之本質,亦即所說的真心。定,安定,端然居定而毫不動搖。
*食物吃飽了以後,再去想濃的、淡的,或酸甜苦辣,可以說都分不出它的區別在那裏;色慾滿足之後,再去想淫慾的事,則再也無法感到興趣了。
由此看來,可以知道人做了事之後,自會起一種是非之心。
如果把這分別是非之心放在將做事之前,來破愚癡與迷妄的話,一定可以固守其純真本性,也就不會有不正當的行為發生了。
*雖然洪自誠略指食慾與色慾二種,但其實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不可過貪,過份貪圖安樂,所得往往相反,正所謂的『樂極生悲』正是此意。
因此,人們通常在做了某件事後卻來產生後悔之念,我們既然想修學菩提道,須有堅定不動搖的信念,先正其心再去其癡,欲正心是很不容易的,必先打破愚弄與空妄這二事來;惟有如此才能固定天然的本性,這本性是善良的心,那麼您所做的就不會有什麼正不正的了。
●北宋 道潛禪師 ﹝與蘇軾同酒席中,一貌美之歌伎向他討詩而曰﹞:
寄語巫山窈窕娘 好將魂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 不逐春風上下狂
有錄為:
多謝尊前窈窕娘 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 不逐東風上下狂。
●唐 棲白禪師 寄西山景禪師曰:
至今寂莫禪心在 任起桃花柳絮風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