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經文:

昔有愚人,將會賓客,欲集牛乳,以擬供設,而作是念:『我今若預於日日中擠取牛乳,牛乳漸多,卒無安處,或復酢敗﹝酢ㄗㄨㄛˋ敗~牛乳變酸而敗壞﹞。不如即就牛腹盛之,待臨會時,當頓擠取。』

作是念已,便捉牸ㄗˋ牛母子,各繫異處。

卻後一月,爾乃設會,迎置賓客。

方牽牛來,欲擠取乳;而此牛乳即乾無有。

時為眾賓或嗔或笑。

 

從前有一個愚蠢的人,這個蠢人家裡養了一頭母牛和一頭小牛。

有一次,這個蠢人預計在一個月之後宴請賓客,到時需要大量的牛乳,因此打算開始積聚一些牛乳預作準備,以免到時牛乳不夠用。

於是,就這麼想著:『如果每天把牛乳從牛的身上擠出來儲備著,需要很大的桶子,而且要放那麼久,又沒地方可以存放,擠出來的新鮮牛乳如果放那麼久,就會變酸變壞,不如不要去擠牛乳,就把它存在母牛的肚子裡面,到了宴會那一天再一併擠取出來,這樣既省事賓客們又可以喝到新鮮的牛乳。』

他覺得這個主意很高明,頗為得意,於是,這個蠢人就把這頭母牛和小牛分開來關,不讓小牛喝到母牛的乳,而且也不用天天去擠牛乳了。

一個月後,大宴賓客的日子到了,賓客入座以後,蠢人就把母牛牽過來,想當場擠出新鮮的牛乳請大家喝,可是無論再怎麼擠,也擠不出一滴牛乳。

客人們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,有的生氣,有的大笑,宴會也就不歡而散了。  ﹝出自:百喻經﹞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i508133 的頭像
    lui508133

    寒山、拾得詩集

    lui5081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