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經文:
過去有人,共多人眾坐於屋中,嘆一外人德行極好,唯有二過:一者喜嗔,二者做事倉卒。
爾時此人,過於門外,聞作是語,便生嗔恚,即入其屋,擒彼道己愚惡之人,以手打撲。
旁人問言:『何故打也?』
其人答言:『我曾何時喜嗔倉卒?而此人道我喜嗔恚,做事倉卒,是故打之。』
旁人語言:『汝喜嗔倉卒之相,即時即驗,云何諱之?』
*從前,有許多的人坐在一間屋子裡談天,其中有一個人提到了他們的一個朋友,大家都認為這個朋友道德品行很端正,美中不足的是他有兩個缺點:第一是愛發脾氣容易發怒,第二是做事魯莽不經過大腦三思。
剛好這個人從門外經路,聽到有人正在議論他,聽了這番話,不由得火冒三丈,便立刻闖入室內,一把揪住那個說他短處的人,動手便打。
旁邊的人趕緊阻攔並責問他:『你怎麼一進門就打人呢?』
這個人回答:『我什麼時候愛亂發脾氣?又什麼時候做事魯莽?然而現在他卻這樣說我,所以我要打他。』
大家不禁對他說:『你容易發怒,做事冒失的樣子,現在的表現已經完全證實了,為什麼你還不承認呢?』 ﹝出自:百喻經﹞
全站熱搜